密度測定儀基于阿基米德定律運行。當物體浸沒在已知密度的介質(液體或氣體)中時,會受到向上的浮力,浮力大小等于 “物體排開介質的重量”,即F浮=ρ介×V物×g(ρ介=介質密度,V物=物體體積,g=重力加速度)。儀器通過測量物體在介質中所受的浮力等相關參數,進而計算出物體的密度。利用位移原理,將特定設計的傳感器或探頭放入待測樣品中,由于樣品與儀器內部標準元件存在密度差異,導致位移變化,通過檢測這種位移來確定樣品密度。還有些采用平衡方式,比較已知質量和體積的標準件與被測樣品達到平衡時的相關信息,從而得出樣品密度。采用電子感應技術,如電容式、電磁式等傳感器。它們能夠感知因樣品密度不同而引起的電學性質改變,將這些微弱信號轉換為電信號進行處理分析,顯示出準確的密度數值。
密度測定儀的使用注意事項:
1.環境控制
-溫度穩定:環境溫度的變化會影響液體的體積進而改變其密度,因此盡量在恒溫環境下進行測量。若無法實現恒溫條件,可選擇具有溫度補償功能的密度儀以減小誤差。
-避免振動:在測量過程中,應避免儀器受到振動或沖擊,這些外界干擾可能導致測量誤差增大甚至損壞儀器內部的精密部件。將儀器放置在平穩的工作臺上進行操作。
2.樣品要求
-純凈度與均勻性:保證待測樣品無雜質、無氣泡且混合均勻,否則會影響測量的準確性。對于含有顆粒物的懸浮液等特殊樣品,可能需要先過濾后再進行測量。
-適量取樣:裝入樣品時要注意量的控制,既不能過少導致無法準確測量,也不能過多溢出污染儀器。按照儀器規定的容量范圍添加樣品。
3.操作規范
-嚴格遵循手冊:嚴格按照儀器的用戶手冊進行操作,不熟悉的操作步驟不要擅自嘗試。錯誤的操作方法不僅可能導致測量失敗,還可能損壞儀器。
-避免超量程使用:了解并遵守儀器的測量范圍限制,超出量程的樣品可能無法得到準確的測量結果,甚至會對儀器造成損害。
4.維護保養
-定期校準:除了初次使用前的校準外,還應定期對儀器進行校準檢查,以確保其長期保持良好的準確性和穩定性。可以使用標準物質進行周期性的校驗。
-日常清潔:保持儀器內外清潔,每次使用后都要及時清理樣品殘留物,防止積累影響性能。定期檢查和維護儀器的各個部件,如傳感器、密封圈等,如有損壞應及時更換。
5.安全事項
-防腐蝕防護:如果測量的是腐蝕性較強的化學物質,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,如佩戴手套、護目鏡等個人防護裝備,并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中操作。同時,選擇耐腐蝕材質制成的配件和容器來盛裝樣品。
-電氣安全:確保儀器接地良好,避免觸電危險。在使用電池供電的便攜式設備時,要注意電池的正確安裝和充電方式,防止過充或短路等情況發生。